產品分類1
聯系我們
- 臥龍工作室-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 電話:13665373071
- 郵箱:451699675@qq.com
- 網址:http://www.qimei0596.com
- 地址:嘉祥雕刻藝術城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相關文章
徽州石牌坊牌樓雕刻樣式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2014-01-24 08:07:29 閱讀:9960
由明清時期徽州地區的石牌坊型制可以看出,四柱三間的牌坊型制是明代中后期的徽州所盛行的主要樣式,沖天柱式和門樓式是這種型制的兩種組合變化,以三樓組合居多、五樓組合次之。這種型制一直延續到清康乾盛世,始終是徽州牌坊建筑的主流樣式。
根據現存的雙柱單間三樓型制的牌坊數量,屬于明代的數目很少,更多的實物被證實為清朝所建,且貫穿了整個清王朝的整個歷史進程。四柱三間的牌坊型制到了清嘉慶以降已經逐漸衰落,退出了主流的地位。
古代石牌坊浮雕“鹿鶴同春圖”,表現了百只山鹿徜徉在石壁青松、涂涂溪流畫面極富村野情趣。這種抒情的題材一般只在民居石雕牌坊里常見,村莊路口對此類題材的選用表明了審美趣味的生活化跡象。
大型豪宅的照壁對面設欞星門,欞星門模仿山東曲阜孔廟的形制而建,而總體結構又是徽州牌坊柱樓結合的樣式。這種特殊的組合方式是宗族對儒家傳統文化的秉承在建筑中的體現,同時又在造型上融合了徽州地方禮制建筑的特色。
(二)徽州牌坊的平面格局與立面型制特點
徽州石雕牌坊各處皆有留存,其藝術樣式特點可以總結為:平面樣式單一,立面型制多樣。先討論平面,徽州牌坊的平面主要有兩種樣式,一字式和口字式。一字式的石雕牌坊傳承古制,平面處于同一直線水平,構成“一”字狀。大部分的徽州牌坊都屬于這種平面樣式??谧质降呐品皇且环N封閉式的平面樣式,牌坊由四柱或八柱圍合構成。
“口”字狀。
徽州牌坊的平面樣式雖然簡單,立面型制卻頗豐富多樣。在明弘治以前的石雕牌坊多為二柱三樓形制,弘治后出現四柱三樓石牌坊形制,其造型特點模仿門屋,“下坊等高,三間等寬”。后來出現的四柱五樓式石雕牌坊規模更加宏麗壯觀,雕飾也更加豐富。歸納起來,徽州地區的牌坊型制大致可以細分為以下十種類型。
1.四柱三間三樓沖天柱式石雕牌坊
四柱三間三樓沖天柱式是徽州牌坊最常見的型制,其構架為四根石柱矗立沖天,中央兩根石柱高起,兩側兩根石柱略低,四根石柱作直線排布,劃分三間,每一間的頂端各作一樓,合為四柱三間三樓。如:棠越村牌坊群中的鮑象賢尚書坊牌坊、鮑逢昌孝子坊、鮑文淵妻節孝坊、鮑淑芳父子義行坊、鮑文齡妻節孝石牌坊的型制均為四柱三間三樓式,四柱沖天,以山東嘉祥青石砌筑而成。見下圖;
2.四柱三間三樓門樓式(四柱不沖天)石雕牌坊
四柱三間三樓門樓式石雕牌坊的型制特點與四柱三間三樓沖天柱式牌坊基本相同,只是在構架上的有一顯著的區別:四根石柱不沖天,石柱的頂端被三座樓頂覆蓋住柱頭。
如:棠械村牌坊群中的慈孝里坊的牌坊型制就是四柱三間三樓式(四柱不沖天),采
用四柱上置頂樓,下設邊樓的做法,四根立柱用白砂巖石修筑,其余部分均用山東嘉祥青石壘砌。頂樓及中杭由四組斗拱承托,邊樓左右各由三組斗拱承托。
棠樾村牌坊群中的鮑燦孝子坊也是這種型制的牌坊,用材白砂巖石,頂樓由四組斗拱承托,中仿不接斗拱,邊樓左右各由三組斗拱承托。j見下圖:
3.四柱三間五樓沖天柱式石雕牌坊
四柱三間五樓沖天柱式牌坊由四根石柱沖天,架構三間,上置五樓。典型實物可見休寧縣南鄉伍城橋頭的“伍城石坊”。見下圖:
4.四柱三間五樓門樓式(四柱不沖天)四柱三間五樓門樓式牌坊的頂端由三座樓閣覆蓋,造型較其它四柱牌坊復雜??兿h家朋村南側的明代“章氏貞節牌坊”高達10米,寬約9米,規模甚宏。
5.四柱三間無樓式(四柱不沖天)石雕牌坊
徽州下長林村東的“吳氏家族節孝坊”的型制十分特殊,四根方形石柱矗立,楊架三間,柿上不置樓,四根石柱就此截斷。因為此種型制的牌坊他處未見,疑為遭破壞所致,原樣式應為四柱三間三樓沖天柱式或者四柱三間三樓式(四柱不沖天)。
6.雙柱單間三樓沖天柱式石牌坊
雙柱單間三樓沖天柱式的牌坊在徽州地區數量較少,其型制特點為牌坊的整體框架只有兩根方形石柱承托,雙柱沖天。中央樓閣兩端復升二柱沖天,整個牌坊的上部造型類同四柱三間三樓沖天柱式牌坊。典型的實例可見歇縣許村鎮東沙村南的“程氏節孝坊”、歇縣蘇村南的“石番溪節孝坊”。
7.雙柱單間三樓門樓式(雙柱不沖天)石牌坊
雙柱單間三樓門樓式型制的牌坊在徽州地區數量亦少,其型制特點為兩根方形石柱承托三樓,雙柱不沖天,三樓做樓閣式封頂。歇縣柔川村的“張法孔妻陳氏貞節坊”、“張大曾妻項氏貞節坊”和“張廷經妻洪氏貞節坊”即屬于此類。
8.雙柱一樓沖天柱式牌坊
此類牌坊型制較特殊,如歇縣祀梓里鎮西村五公里處竹溪邊的三座石牌坊,皆由兩根方形沖天石柱為架,單開間,中央只置一樓,樓脊兩端有鷗吻起翹,造型簡約。
9.雙柱無樓式石牌坊
雙柱無樓式的型制主要為標志門坊所用,特點為雙柱架設門坊,坊上不置樓,實物見歇縣地區的清建“古紫陽書院坊”。
10.口字牌樓式石雕牌坊也叫做石雕牌樓
口字牌樓式牌坊的平面為封閉的“口”字,可分四柱和八柱兩種,四柱的典型實物有富遏豐口村的“臺憲坊”,牌坊由四根石柱圍合成“口”字。八柱的典型實物是位于歇縣城內的“許國石坊”,因許國曾被授武英殿大學士,故該坊又名“大學士牌坊”。因為許國石坊的型制與別處不同,牌坊共由八根石柱子圍合,在民間又有“八腳牌樓”之俗稱。石柱底座前后固定有十二塊靠柱石,以使牌坊結構更為牢固。
如果把這些型制多樣的石雕牌坊共同分析,不難發現,無論采取何種平面或立面型制,徽州牌坊都呈現出一種特有的、莊嚴肅穆的藝術特點。尤其是立面樣式強化了牌坊宏偉壯觀的藝術特點。像沖天柱式的牌坊從視覺心理上提升了立面的高度,立柱突破額坊,有直沖云霄之態勢,總體形象氣宇恢弘、雄渾挺拔。像立柱“不沖天式”的牌坊則通過高大、完整的門樓、牌樓塑造了類比官式建筑的穩重威嚴的整體效果。像口字平面的石雕牌坊,立面效果比一字平面的牌坊更加豐富,每一個立面都是一種獨立的牌坊型制,立體感的塑造使得每一個觀賞視角都可以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例如,富遏豐口村的臺憲坊由四根石柱分立“口”字四角,每一個立面都作雙柱三樓門樓式(雙柱不沖天)。
稍晚的歇縣城內“許國石牌坊”把四柱擴展至八柱,八根石柱分列兩行,四坊架連,上置頂樓,下設邊樓。頂樓和左右邊樓各由三組斗拱承托。牌坊前后兩座是四柱三間三樓的建筑型制,兩側是雙柱單間三樓的建筑型制,合并成“口字形”的八腳牌樓。將四柱三間三樓和雙柱單間三樓的建筑型制一并納入,令石雕牌坊樣式更加豐富而宏偉。
作者:歐陽廣彬 @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修訂 于 2015-04-05
版權屬于: 長城石雕廠 (http://www.qimei0596.com/)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