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1
聯系我們
- 臥龍工作室-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 電話:13665373071
- 郵箱:451699675@qq.com
- 網址:http://www.qimei0596.com
- 地址:嘉祥雕刻藝術城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相關文章
石塔在地震中為什么震不倒
發布時間:2015-08-31 08:05:21 閱讀:3767
我國大江南北歷代所建石塔、佛塔,皆有震不倒的特點。佛塔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抗震性?只要細看古代的兩座大石塔,便知其中奧秘。
被國外專家譽為“世界第一塔”的東、西兩塔,五層。東塔名鎮國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通高44.06米,分別建于南宋(公元1237-1250年),座落于占地78000多平方米的千年古剎開元寺內。塔座面積270多平方米,底盤面積760多平方米。據鉆探,塔基上層20米以下是大片完整的花崗巖,既避免了產生石材風化,又使受力層分布比較均勻,所以承重良好。整個看去,塔身莊重,十分宏偉,尤其塔內用巨型花崗石疊砌而成的八角柱體(“筒中柱”)。
下圖是我們根據古代是他結構設計制作的,石雕佛塔石塔設計_見證我們雕刻的魅力,古代的這種筒中柱體結構雖然影響上人參觀的美感,不過保證了石塔可以保存千年而不倒。
柱圍直徑巧余米,恰似一根支力強、重心穩的“擎天柱”;塔體轉角立倚柱。柱頂置護斗,斗拱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了石梁跨度;架于塔心柱與近一米厚外墻上的石梁、梁托如同斧鑿一般,樺眼接合,非常緊牢;塔每層開四門設四組浮雕、有拱額、門雕、回廊、外壁及扶欄,門完位置逐層互換,既美觀又減少壓力,連同塔頂高11米多的金屬葫蘆和八條平衡對稱的大鐵鏈,構成比例十分恰當的整體結構。
距今三百多年前的1604年(明朝萬歷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日),泉州灣外發生8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估計X1度強,波及粵、贛、湘、鄂、皖、浙、滬、桂諸省、市。時“山石海水皆動”,“覆舟甚多”,“城內外廬舍紀”,而雙塔僅“鎮國塔第一層尖(檐)石墜,第二第三層扶欄因之并碎”。如此強大的地震力只“拔它幾根毫毛”,其石雕佛塔建筑結構抗震性能之良好,令人驚嘆!
據了解,迄今香港乃至東南亞國家一些現代“筒中筒”結構高樓大廈,與這些近似圓形的古塔設計思路相似,石雕佛塔展示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藝和科學嚴謹的抗震設計思想。
版權屬于: 石雕廠 (http://www.qimei0596.com/)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